欢迎来到论文699资源库
咨询热线:18957164695 客服在线时间:08:30~22:30(节假日不休息) 投稿邮箱:tougao@lw699.cn 在线投稿:非工作时间点此在线提交您的稿件

打击乐教学中的音乐情感培养方法-火力与指挥控制投稿

时间:2012-06-27 09:03来源:作者:点击:
火力与指挥控制投稿   火力与指挥控制论文    火力与指挥控制论文写作
 在打击乐艺术中,甚至在所有的艺术表演中,除了高超的演奏技术外,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和感悟也是相当重要的,只有把对音乐本体的感知与技巧的训练相结合,才能在最高层次上把握音乐。当然,此时打击乐中的情感表达也就应运而生了,那么在打击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去实现这两点便成了当今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技巧练习
  (一)节奏训练
  高超的技术离不开基础的训练,这是一个相当基础的问题,而节奏训练更是基础训练的基础。 
  1.语言节奏练习
   语言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作为人声,与歌唱有很多共同的东西,从呼吸上又与节奏的律动产生微妙的连接。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中,语言在节奏教学中起到相当大的比重。通过对不同年龄阶层的打击乐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有以下几种方法对于幼儿及青少年的节奏训练有很大的帮助。
   从字词、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教学与成语、谚语做节奏短句教学的练习,可以作为同一类型的训练方式进行开展,这种训练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节奏基石”有很大的效果。所谓“节奏基石”,是指由语言中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乐意味的字、词拼成的最小节奏单元。也就是一个最小形态的固定节奏型,将许多这样的小节奏型合在一起训练朗诵,再由学生进行改编创造,不仅能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还能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知。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念唱也是训练学生节奏的好方法,其中包括儿歌、童谣的节奏朗诵练习、语气的游戏、嗓音的声响游戏等,这几种练习与游戏的方法不仅能够起到节奏训练的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对自己的控制与把握能力,学会与别人的合作精神。是有较高教学效益,能够整体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教学方式。
  所谓体态律动的音乐教学,原来是指由音乐伴奏,以身体动作做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的节奏感的教学方法,律动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对节奏感知的训练和强化,更重要的是这种结合动作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对自身的自控把握能力和身心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中,声势练习是一种不受时间、环境、条件约束的,并且极其简单,对培养幼儿、儿童,甚至成年学习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声势练习的基本形式与方法中,有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四种主要的基本形式。在进行声势训练的同时,在节奏中加入固定音型(Ostinato)的伴奏声势,使学生在领悟节奏训练目的的同时又能在各方面如创造力,合作力等方面及音乐素质上得到提升。
  二、情感教学
  在技术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情感的表达就成了打击乐教学中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其最完美的表达形式就是情感。笔者认为音乐同语言相比,那些微小的表情记号、乐音行进过程中产生的休止符号,甚至于曲谱上作曲家的任何一个笔记,都是真实地把握了生命运动和情感产生的起伏、消亡的全过程。作曲家将情感赋予了曲子中,同样将表达情感的任务赋予了演奏者。那么,打击乐演奏者在演奏中的情感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认为其中一种是与生俱来的,这种对音乐的感觉与认知可以称之为“天赋”;另一种则是大多数人所需要的,也是打击乐教学最高层次的体现,即在后天的训练中培养形成的。这也涉及到个人自身的音乐修养与生活经历,当对音乐的学习从演奏音乐上升到享受音乐的高度,才是音乐认知能力的最终目标,打击乐亦是如此。
   (一) 曲谱认知
   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均是将自己的内在感受和构思通过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在许多钢琴、小提琴等曲谱中,作曲家通过各种感情记号将旋律连接起来,成为一条跌宕起伏的情感线条贯穿整个乐曲。在打击乐的曲谱中,这种做法同样存在。打击乐曲谱中,由于没有传统音高概念的存在,表情记号、休止符号等细小的符号就变得相当重要,这也要求在打击乐教学中要强调演奏者严格按照乐谱上的记号进行。在传统打击乐曲目中,各种感情记号都有其表达的固定内容范围。如在《秧歌锣鼓点(1)》片段中,“∧”为闷击记号。在现代打击乐作品中,这种对曲谱符号的重视尤为重要,笔者近几年来随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功夫打击乐团到各地演出,接触了许多现代打击乐作品,其中曲谱上的符号已不仅仅是传统的情感记号,有些则与我们的传统理念相反,如在温德清老师的作品《悲歌》中有如下记号: “bols”“bells”“pppp→ppppp”
   这要求演奏者首先用“PPPP”的强度演奏,其次“bols”符号则告诉演奏者要演奏的乐器为罄,而“bells”的意思是要求演奏者演奏得像钟声敲响的感觉,综合上面两点,作曲家告诉演奏者的不仅仅是符号字面上的意思,还有一层意思是需用硬锤来演奏此小节。那么“硬”锤和“p”是否会有冲突呢,其实不然,回归原曲,作者讲述的是一个母亲找不到孩子,一路上撕心裂肺地喊叫,到最后几近疯狂的场景,这个小节是曲子的最后一个小节,不难想象作曲家到这里是想表达这个母亲最后无可奈何、疯狂心碎的境地。“pppp”表达的是此时整个音乐空间的寂静,伤感,充满着凄凉的哀愁,而“bells”则告诉演奏者这四下敲击要饱满,充斥着力量,但在“pppp”的束缚下,却又带着对失去孩子的痛苦,一点一点消散,直至语音消散。可以看出,作品中这几个小小的记号是作曲家对于曲子表达的感情寄托,演奏者严格按照谱面记号很好地将其表达出来,不仅能够演奏好曲子,也能从情感上感受到作曲家要表达的东西,进一步达到在演奏时享受音乐。
  (二)二度创造(即兴演奏)
   打击乐演奏也存在对原作品的二度创造,也同其他任何乐器演奏和音乐表现一样,仅对原作品进行理智分析和忠实表现是不够的,必须是在客观理性研究作品的同时,加上自己的个性创造,注入自己对乐曲的情感、思想,甚至要赋予演奏曲目全新的生命。
   此外,在许多现代打击乐作品中,作曲家都会要求演奏者在一定范围(小节数)内进行即兴演奏,这就要求演奏者充分理解曲子的内涵。不仅如此,在即兴演奏中,演奏者应在原曲的感情基调上进行即兴创作,如果对原曲的了解不够,或者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和作曲家创作曲子的意图有所偏差,都不能达到曲子真正情感的体现。
 
    
相关内容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