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62/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3949)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南华大学承办的国家级专业性高级学术期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主要报道:中医药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和特种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和其他缺血性疾病等)中的研究论文(含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和方法学研究)、诊治经验、病例报道、知识讲座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主要栏目:专家论坛、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方法学研究、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研究论文摘要、诊治经验、短篇与病例报道、研究成果综述、文献综述、学术争鸣、营养与动脉硬化、国外期刊摘译、简讯和消息等栏目。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投稿方式:我刊采用网络投、审稿系统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等,作者进入首页后依照提示注册、登录、投递文稿,注册时核对重要信息如E-mail等正确无误。本刊不接收邮寄投稿和E-mail投稿。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征稿要求:
(1)文稿采用Word格式,正文用五号宋体。文稿字数:研究论文(含汉英关键词、摘要、英文文题、ABSTRACT、参考文献、插图和表格等)和文献综述限10 000字内;专家论坛、研究成果综述和学术争鸣限8 000字内;研究快报和研究简报限4 000字内;其它文稿限2 000字内。
(2)介绍信、推荐信和基金资助证明复印件请邮寄。
(4)投稿后有关文稿的重要信息除可在网站查询外,还将通过E-mail通知作者。
(3)本系统不接受重复投稿。如果退稿后重投或稿件退修后返回编辑部,请在投稿界面点击“文稿查询”按钮,找到相应的文稿后,选择退稿后重投。
(4)来稿请注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E-mail等联系方式。
(5)投稿时应附作者简介,介绍包括第一作者在内的3位作者(包括通讯作者)姓名、学历、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和/或E-mail地址。格式为“某某,学位,职称,研究方向为……,电话和/或E-mail为……”,并在论文正文中标注。
(6)基金课题论文优先发表,基金课题除了在注册时标注,一定要在正文中标注基金项目及编号。
(7)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我刊已签署《全国性学会科技期刊道德公约》。投稿时请附作者单位或文稿工作所在单位介绍信,并请主要作者签字声明:①文稿内容素材真实;②署名及作者排名无争议;③在规定的期限内未一稿多投。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审稿周期:一般2个月内决定文稿是否录用,并通知作者;特殊情况如审稿耽搁等,或要3个月才能决定。文稿处理期内作者如另投他刊,请告知本刊编辑部撤稿。对录用稿件,发出版面费和彩色插图制作费通知,作者填写文章发表授权书,并将所需费用汇给编辑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撰写要求
(1)按照国家标准使用规范化汉字。
(2)数字使用。下列情况下可用汉字数字:①定型词组、惯用语、缩略词、定语修饰语,如十二指肠、第二心音等;②并列,如十七八个,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分开;③星期;④形容词前;⑤名词前的“一”必须用汉字;⑥“一”与量词组成数量词作定语用时。
除上述情况外,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多位数,从小数点起,向左向右实行三位分节法,节间空1/2字符距,如54 000、65.375 41。数的范围之间用波纹线连接,如7~10和25%~36%,但2×103~5×103不能写成2~5×103,应写成(2~5)×103。
平均数(x)必须带有标准差(s),用x±s表示。平均数小数点后的数位以s的1/3来定,如1.78±0.31 mm,它的s/3=0.1 mm,平均数波动在0.1 mm,实数“1”在小数点后一位,那么,只取1.8±0.3 mm就行。
数的增加可用倍数表示,数的减少只能用分数或%表示,如增加2倍,减少1/5倍或减少20%。带单位的数尽量减少小数点后的位数,如0.003 kg应写成3 g。
(3)量和单位。严格执行《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①事件的概率取P>0.05、 P<0.05、 P<0.01和P<0.001四级;②求得两样本的相关系数r后,应查出P的范围;③凡使用统计学符号的地方,必须给出统计学方法(x±s除外)。
(5)名词术语、英文及英文缩写。名词术语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为准。暂未审定公布的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对于外文期刊上新出现的名词术语,可参照《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国药理学报》等期刊上的译名,并在译名后用方括号注明原文名称和译名出处。若同一外文名词术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名时,都应列出,供编辑部提请有关专家裁定。
本刊对英文及其缩写有严格规定:中文文题、中文关键词、中文摘要及所有正文小标题和段首中不得采用英文和英文缩写;所有名词术语的英文缩写在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先给出中文和英文全称,然后是缩写,例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英文文题、英文关键词不得使用缩写词,英文摘要可用缩写词,但首次出现时必须要有全称,例如,lipoprotein lipase (LPL)。通篇文章中不能出现没有对应中文的、莫名其妙的英文词(尚无中文翻译的、最新的英文名词术语例外);最常用的英文缩写如DNA、RNA、mRNA等可直接采用而无需中、英文全称。
(6)文献综述应有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摘要,摘要为概括式,宜简短。英文文题、作者、单位等要求同研究论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对文稿各部分的要求:
(1)文题:应包括处理对象、处理因素和效果反应三要素,做到简明确切,能概括全文,不用副题,不超过25个汉字。不应有“研究”、“探讨”等词。
(2)作者:应是对文稿内容作出实际贡献者。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应对文章负总责,并根据编辑部审改意见修改论文。本刊规定没有并列第一作者,一篇文稿只能有一位通讯作者。
(3)作者单位或文稿工作所属单位:用圆括号写明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写到科室)或文稿工作所属单位。有多个单位时,文稿工作所属单位或第一作者单位写在最前面,并在姓名右上角和对应单位前分别加1、2、3…标明。应写出工作单位所属省市自治区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应在作者简介中写出联系方式(电话号码或E-mail)。
(4)关键词: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名称以及研究方法,或者在题目和摘要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词。除简讯与消息外,应标引3~8个关键词。
(5)摘要:研究论文(含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方法学研究、研究简报、研究快报)的摘要应包括目的(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方法(怎么样做)、结果(得到了什么)和结论(有什么意义)四要素;采用四项结构式来写,结果要详细,应有必要的数据,一般应多于300个汉字。其它文稿的摘要可采用概括式,在150个汉字内。摘要不得采用第一人称。
(6)中图分类号: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制定的分类标准写出中图分类号。
(7)英文文题:与中文文题一致,但要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8)英文作者:依顺序用汉语拼音写出全部作者,写法举例:ZHANG San-Si(张三四),最后一位作者前用“and”连接。
(9)英文单位:依顺序按英文习惯写出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工作单位不用缩写,左右用圆括号。有多个单位时,在姓名右上角和对应单位前分别加1、2、3…标明。
(10)KEY WORDS: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11)ABSTRACT:包括目的(Aim)、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四项要素结构,重点是结果和结论,结果中请给出具体的数据。写作时采用第三人称和被动语态,应比中文摘要详细,一般应有10个以上意义完整、语句通顺的句子。
(12)正文:
①前言部分:交待本文工作的目的和文献背景,不分段;研究论文不超过300汉字;其它文稿限100汉字内。
②材料和方法、临床资料、结果、讨论等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标示标题层次,数字标号顶格写,后空一字距接写标题或内容。写法如下(用n代表1,2,3,…各自然数):n ××××(第一层次的标号和标题,如“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等);n.n ××××(第二层次的标号和标题);n.n.n ××××(第三层次的标号和标题)。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标号和标题单独占一行,第三层次的标号和标题后空2字距接写内容。一般只设三层次的标号和标题,若必须用第四层次的标号和标题来区分内容,可在第三层次的标号和标题下用“(1)、(2)、(3)…或①、②、③…”来区分,不另起一行。
③实验材料和临床病例,应写明来源、种类和数量。实验方法可引用文献,如有改进,应写明理由和改进处;自已创新的方法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资料整理和数据统计方法应写明。
④结果:以文字叙述为主,可用插图和表格,但不要重复。要尽量使用实测的绝对数据,不用或少用相对数如比率和%。资料和数据差异的比较,都应由P>0.05、P<0.05、P<0.01和P<0.001来确定统计学意义。
⑤讨论:要紧紧围绕实验结果,参考有关文献进行,力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立论有据,提假设恰如其分;切忌牵强附会、太多太泛,一般不超过1 000字。
(13)致谢:仅对本文工作有实质性贡献者,并应征得被致谢者的书面同意。
(1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要求最近5年文献占2/3以上,最近3年文献占1/3及以上。
①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方括号套阿拉伯数字标号,着录于引文末,或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或写于正中,如“……起重要作用[1]”,“徐少平等[2]用……”,“文献[3]报道,……”。然后着录于文末。
②应为正规期刊发表的近3年内的文献,以原创研究论文为佳;无责任者的网络文章、内部刊物和非正式出版的会议资料等不得引用。
③参考文献列出前3位作者,多于3位的后用“等”或“et al”。 作者英文姓名应该是姓全拼、名缩写。